阳湖镇:三力齐发 擘画养老新图景
养老,是家之大事、国之大事。近年来,阳湖镇人大始终将推动养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中之重,把老年人的“关键小事”作为依法履职的“头等大事”,持续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用心绘就“幸福养老”新图景。
履职“沉下去”,民意“浮上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作用,以“5号接待日”为契机,组织代表履职深入一线,常态化收集老年人各类意见需求,特别是重点聚焦独居、失能、高龄群体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形成《建议增加洽阳片区老年助餐点》《完善农村片区养老场所,提升村民幸福指数》等一系列高质量建议,积极推动镇政府落实办理,切实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镇人大通过视察调研、集中座谈听取意见等方式,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掌握“一手”资料,摸清为老服务底数,推动实事办实、好事办好。2024年以来,全镇新建2处助餐点、2家农村幸福院,累计服务4000余名老人。
健康走出门,服务送上门。镇人大立足“助老”宗旨,为充分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在阳湖社区实践站,打造一处“家门口”的康复驿站——“向阳康复驿站”,配备适老化桌椅、棋牌娱乐、阅读藏书、书法角等功能设施。另外还开设康复辅具免费租借服务,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推出“暖心到家”服务,由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上门配送、使用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主促参与,共治享幸福。镇人大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不断挖掘并激活养老服务的内生动力,引导低龄健康老人参与社区治理、科普教育、关心下一代等工作,让“银发人力资源”成为基层治理的补充力量。在代表的推动下,成立老年开放大学柏山学院,开设特色老年文化课程,依托老年学校孵化“银发守护”品牌,打造更加便捷、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同时发挥“受助者自助”理念,积极发动优秀文化志愿者参与社区文艺展演、邻里互助等文明实践活动,惠及群众20000人次,形成了互帮互助的“银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