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力量筑牢老街“安全堤”
连日来,新安江上游及屯溪区普降大雨,汛情严峻。面对严峻形势,屯老街街道辖区内的人大代表闻“汛”而动,以行动诠释担当,与街道社区干部、应急队伍并肩作战,在守护千年老街和居民安全的特殊战场上筑起了一道坚固的“人大防线”。
未雨绸缪,汛前筑牢“防护网”。精准排查,隐患“无处遁形”:代表们深入背街小巷、老旧院落、沿河低洼地带,卷起裤腿、撑起雨伞,协同社区网格员展开“地毯式”隐患排查。重点聚焦古民居结构安全、排水沟渠淤堵、危旧墙体松动等关键风险点。精准定位并推动整改低洼易涝点、老旧危房隐患点20余处。预案演练,应急“心中有谱”:代表们积极参与街道防汛预案的完善与演练过程。结合老街特点,他们特别强调古建保护性抢险、老年群体快速转移等针对性措施。在模拟强降雨导致河水倒灌的应急演练中,代表们全程参与,现场检验物资调度、人员疏散路线等关键环节,确保预案贴合实战需求。物资储备,保障“手中有粮”:代表们实地查看街道及社区防汛物资仓库,仔细核对沙袋、抽水泵、应急照明灯、救生衣等储备数量与完好情况。针对老街狭窄巷道大型设备难以进入的难题,代表们建议增配小型便携式抽水泵、应急手电筒等“巷战利器”,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风雨同舟,一线勇当“排头兵”。昼夜巡查,织密“安全警戒线”: 雨势最急的夜晚,代表们主动加入24小时值班巡查队伍。他们打着手电,踏着积水,一遍遍巡视老街核心保护区、滨江步道、低洼院落。区人大代表、珠塘社区党委书记徐文艺带队巡查时发现新安北路存在塌方风险,立即协调人员设置隔离带、警示牌,避免造成人身安全。协同联动,打通“抢险快车道”: 代表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巡查中发现主干排水管道突发严重堵塞导致路面积水上涨后,代表们第一时间向街道防汛指挥部报告险情位置与严重程度,并立即协调应急抢险力量携带专业设备火速驰援。信息的高效传递与资源的快速整合,为险情处置赢得了宝贵时间。
凝聚众志,共绘防汛“同心圆”。“代表+网格”,力量在基层汇聚:代表们嵌入社区防汛网格,与网格员紧密协作,将履职阵地直接延伸到楼栋院落。这种深度融合模式,极大提升了隐患排查的精细度、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应急响应的敏捷性,让防汛神经末梢更为灵敏。民情直通,诉求在一线回应:在巡查中,代表们悉心倾听居民关于防汛设施、应急预案、灾后恢复等方面的具体诉求和担忧,及时梳理反馈给街道及相关部门,推动问题快速响应解决,安抚了民心,凝聚了共识。智慧沉淀,促动长效之策:代表们开始思考如何将汛期暴露的短板,如古建防涝技术应用、智慧水位监测点布设、脆弱人群精准帮扶机制等,转化为更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代表建议,为提升老街安全水平贡献人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