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

发布日期:2022-11-30 16:14信息来源: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加强审计监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更好服务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区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开展了对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单位贯彻实施《审计法》工作情况的执法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执法检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2022年10月,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朱学军主任为组长,陈金来、王秀蓉、陈素玲、孙春明副主任为副组长,部分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为成员的执法检查组,并制定印发了执法检查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区审计局、区财政局、各镇等部门单位于10月中旬完成了自查自纠报告。11月2日上午,执法检查组深入到项目跟踪审计现场九龙园区08地块,现场了解项目跟踪审计内容、工作流程、审计方法等情况。随后检查组来到会议室,通过集中学习新修订《审计法》、查阅台账、听取汇报、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区贯彻实施《审计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以问题为导向,详细了解审计法宣传、审计覆盖面、审计程序规范等情况,检查组就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意见。11月上旬检查小组对检查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并形成了执法检查报告。

二、贯彻实施《审计法》主要工作和成效

近年来,区政府及各部门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审计法,依法开展审计工作,2022年共审计项目36个,发现问题 188个,提出审计建议76条,管理不规范资金1602万元。完成标前审核项目8个,调整编制误差1696.69万元。对规范会计核算、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法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增强审计法律意识

为扩大审计工作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审计工作,政府、各部门、各镇在审计法的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区政府常务会、新闻发布会、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审计进点见面会等会议上学习和普及审计法20余次,各单位在党委会、干部大会上均把学习审计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开展了学习,个别镇在镇媒体平台增设专栏,宣传讲解审计法等,增强了各单位及广大财会人员自觉遵守和执行审计法的自觉性,全面推进审计机关依法履职,推进审计监督对象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审计工作

为促进屯溪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化发展,印发了《屯溪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防未病”预警提示单》《屯溪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文件。制定《屯溪区审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投资项目审计工作的通知》,重新修订《屯溪区政府投资项目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审核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依法厘清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责任和国家审计监督责任。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居)涉农财政资金和惠民利民政策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村(居)涉农财政资金和惠民利民政策审计工作办法》。指导推动全区各部门扎实开展内审工作,印发《屯溪区审计局关于报送内部审计统计调查资料的通知》,督促整改并及时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各单位履职水平。

(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审计监督

近些年来,区政府较好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审计职责,对依法应该审计的事项均有计划地进行审计,审计监督覆盖面越来越大。2022年依法按规定开展了区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及16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开展了7个政策项目落实情况的审计;开展了对屯溪区数字示范乡村建设奕棋镇朱村项目等6个公共投资项目的审计;开展了对6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个自然资源资产的审计;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经统计,2022年完成审计项目23个,对13个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涉及问题26个,依法作出了审计决定,并督促被审计单位限期整改,现已有14个问题得到全面整改。依法指导部门和单位内审工作,增强审计监督合力,维护财政经济秩序。

(四)依法落实审计程序,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审计工作能严格按法定程序办事,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等文书均严格按法定要求送达和报送有关单位和领导。审计档案管理规范,档案资料收集比较齐全。审计人员能够严格执法,对查出的违纪违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均依法作出相应的审计决定,并注意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执行审计决定。

三、贯彻《审计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

(一)审计执法力度有待提高。审计程序和组织不够严密紧凑,依法组织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后总结各环节工作有待加强,审计人员在被审单位查出的问题精准度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议建议质量有待提高。

(二)审计成果利用不够。目前我区审计机关依然是“就审计论审计”的思想框框,研究型审计开展不够,没有更多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导致审计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三)审计队伍力量不足。区审计局现有行政编制数4个,事业编制数7个。职工19人,其中在职在编干部13人,4人持有行政执法证。与完成法律规定的经常性审计项目和上级安排的各项审计任务相比,人少事多矛盾突出,且综合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

四、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审计机关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确定审计目标及重点。要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作为审计工作的着力点,紧盯乡村振兴、助企纾困、“六稳”“六保”等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跟踪重大政策落实、重点任务推进情况,重点项目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促进各项惠民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廉政建设,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要严格依法审计。审计人员要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审计业务全链条各环节,做好项目审前调查和研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审计中要不留私面,不搞关系审计和人情审计,敢于发现、揭示问题。要注重审计报告质量,提高审计监督实效。在揭示问题的同时,分析相关问题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性质等,要客观公正,准确评价,确保查出的问题精准透彻,令人信服,维护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要抓好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原因,发现机制、体制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揭示政策措施不适应、不衔接、不配套等堵点和难点,客观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整改要求,促进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源头治理、标本兼治,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

(四)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合理解决审计机关人员不足的实际困难,改善审计执法的工作条件。审计机关要抓好审计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提升审计干部业务技能水平,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同时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廉政建设,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审计人员廉政情况公开监督等制度,从各个环节全面加强控制、约束,从制度上保证审计人员依法审计、廉洁从审、秉公执法,从而提高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