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心城区小学布局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将对中心城区小学布局情况进行审议。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制定工作方案,下发中心城区小学情况摸底表,并于5月23日围绕该项工作展开了深入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城东和城西片小学布局地块、屯溪大位小学、屯溪柏山小学以及屯溪现代实验学校,并召开由教育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区直部门和部分学校校长、老师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屯溪区政府不断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中心城区小学布局调整情况
近十年来,屯溪区小学在学校改扩建的基础上进行了三次学区调整,情况如下:2011年湖边小学改扩建成东城实验小学,对东片区进行了学区调整;2012年黎阳小学改扩建成龙山实验小学,对西片区进行了学区调整;2018年黄口小学新建成百鸟亭小学,对江南片进行了学区调整。
(二)中心城区小学现状
中心城区现有小学15所,其中城东片区3所(含市直管小学1所为黄山育才小学),城西片区4所,江南片区4所,江北片区4所(含市直管小学1所为市实验小学),可提供标准班共270个,标准学位12150个,但目前实际班级数342个,学生数15460人,两项指标均超标准数近30%;从各校数据看,除屯溪区尤溪小学、奕棋镇中心小学、黎阳镇中心小学和黄山育才小学班级数、班额数达标外,其它11所小学均超标,现有学生数屯溪长干小学超学位数77.9%,屯溪江南实验小学超50.1%,屯溪百鸟亭小学超39.4%。据摸底统计,在暂不考虑教育优质均衡达标要求情况下,中心城区小学饱和班级数为369个,饱和学位数17085个。
2021年,区直管的13所小学成立了三个教育集团,分别为百鸟亭小学教育集团(由江南片区4所学校构成)、现代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由西片区4所学校构成)、屯溪五校联盟集团(由中心城区柏树、长干、荷花池、大位、东城实验5所学校构成)。
(三)中心城区小学未来三年学生数情况摸底
学校名称 |
标准学位数 |
现有学生数 |
饱和学位数 |
2022秋摸底总数 |
其中一年级数 |
2023秋摸底总数 |
其中一年级数 |
2024秋摸底总数 |
其中一年级数 |
||
1 |
江南片区 |
屯溪百鸟亭小学 |
1080 |
1506 |
1800 |
1811 |
353 |
2175 |
470 |
2190 |
315 |
2 |
屯溪江南实验小学 |
1238 |
1859 |
1845 |
2071 |
345 |
2162 |
383 |
2189 |
313 |
|
3 |
屯溪区镇柏山小学 |
200 |
224 |
315 |
230 |
35 |
246 |
70 |
281 |
75 |
|
4 |
屯溪尤溪小学 |
270 |
109 |
270 |
150 |
47 |
190 |
48 |
260 |
75 |
|
5 |
西片区 |
屯溪现代实验学校 |
1620 |
1929 |
1929 |
2005 |
392 |
2020 |
424 |
1847 |
344 |
6 |
屯溪龙山实验小学 |
1080 |
1372 |
1200 |
1400 |
225 |
1437 |
220 |
1445 |
220 |
|
7 |
奕棋镇中心小学 |
540 |
344 |
810 |
370 |
77 |
440 |
121 |
520 |
133 |
|
8 |
黎阳镇中心小学 |
270 |
143 |
270 |
158 |
44 |
186 |
54 |
190 |
40 |
|
9 |
中心区 |
屯溪柏树小学 |
1080 |
1110 |
1200 |
1080 |
147 |
1065 |
132 |
1078 |
145 |
10 |
屯溪长干小学 |
680 |
1210 |
1170 |
1202 |
200 |
1165 |
165 |
1082 |
202 |
|
11 |
黄山市实验小学 |
1215 |
1234 |
1620 |
1217 |
145 |
1278 |
245 |
1259 |
203 |
|
12 |
东片区 |
屯溪荷花池小学 |
540 |
997 |
1080 |
960 |
120 |
905 |
123 |
907 |
183 |
13 |
屯溪大位小学 |
558 |
933 |
966 |
974 |
154 |
1020 |
187 |
1026 |
149 |
|
14 |
屯溪东城实验小学 |
1324 |
1591 |
1800 |
1650 |
250 |
1750 |
348 |
1760 |
278 |
|
15 |
黄山育才小学 |
810 |
593 |
810 |
630 |
120 |
635 |
125 |
640 |
130 |
|
全区总计 |
12505 |
15154 |
17085 |
15908 |
2654 |
16674 |
3115 |
16674 |
2805 |
由表中可见,屯溪百鸟亭小学、屯溪江南实验小学、屯溪现代实验学校、屯溪龙山实验小学、屯溪荷花池小学、屯溪大位小学、屯溪东城实验小学未来三年学生总数均已超饱和学位数,其中屯溪百鸟亭小学、屯溪江南实验小学、屯溪现代实验学校将面临“所有小学规模不超过2000人”要求的压力;黄山市实验小学、屯溪区柏山小学未来三年学生总数超标准学位数,但未超饱和学位数;屯溪尤溪小学、奕棋镇中心小学、黎阳镇中心小学、黄山育才学校未来三年学生总数均未超标准学位数。
从一年级摸底数来看,未来三年新生数均处在高增长状态,2022年秋2654人,2023年秋3115人,2024年秋2805人,其中2023年为最高峰。
(四)中心城区小学校建项目情况
柏山小学一期教辅楼扩建项目正在建设中,柏树小学教辅楼扩建项目定于6月底动工,屯溪现代实验改扩建地块拆迁已完成,待市自规部门红线划定后动工。
调研中收集到的各类问题反馈,主要集中在逐年增加的一年级新生数与学位数紧缺的矛盾,在校生逐年增加与教育优质均衡生均标准相离的矛盾。具体体现在:
一是现有小学教育资源极其紧张,教育用地十分紧缺。多数学校存在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均未达标,符合生均要求的差距极大。荷花池小学、长干小学周边没有扩建空间;柏树小学二期工程地块虽纳入棚改,但因拆迁问题进度受阻;黎阳镇中心小学(戴震小学)属于噪控区,无法重新对校园布局优化,影响西片区布局调整。
二是城区学校学位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城市扩张,新楼盘不断增建,居住人口快速增加,中心城区的集聚效应使得区县适龄儿童、本区乡镇适龄儿童到屯溪城区学校求学人数日益增长,加剧了中心城区小学学位紧缺。目前除柏山小学、尤溪小学、奕棋镇中心小学、黎阳镇中心小学、市实验小学(市管)、黄山育才小学(市管)6所学校外,其余9所学校平均班额皆超过“每班不超45人”标准。因2016年“二孩政策”儿童已到入学年龄,未来三年城区学龄人口出现增长高峰,经测算中心城区小学学龄儿童约达1.7万人,新生增长数最高一年为3千多人近70个班,如果不尽快实施新建或扩建项目,2023年—2025年将面临“开不了班、上不了学”的困难。同时,面对2025年屯溪区教育优质均衡省级验收,中心城区小学教育考核将面临巨大压力。
三是中心城区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布局调整相对滞后。中心城区学校布局空间分布、校际之间要素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西片区现代服务产业园范围内新增银河湾、依云红郡、惠仁心苑、凤凰城等大型小区,但未配建学校,现代实验学校和龙山实验小学目前已不堪重负,若要满足近两年更多新生入学需求,新建一所学校或扩建现有学校迫在眉睫;黄山雨润地华置业楼盘用户将达到8000户,配套建设学校的愿望迫切。东片区随着新建小区入住率不断提高,东城实验小学未来三年学生也将超饱和学位数,城东片需新建一所小学以满足入学需求。
相对中心城区的生源爆增严重超标,较为偏远的城镇结合部三所360人以下的尤溪小学、奕棋镇中心小学、黎阳镇中心小学平均班额远低于中心城区小学,资源配置不均,亟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布局。
三、几点建议
一是做实规划引领,制度保障布点。以黄山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坚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适当超前、统筹规划的原则,结合中心城区区位属性和人口增长趋势,与发改、自然资源规划、住建等多个部门密切协调,尽快制定出台符合屯溪区情的“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确保学校用地的科学性、严肃性。在坚持“多规合一”的原则上,自规部门要加强向上争取,为我区教育规划小学、幼儿园争取预留足够的建设用地。在旧城改造或新区建设过程中,强化刚性约束,保障布局规划的学校建设用地,同时政府出台促进政策,鼓励房地产商按规划积极配套建设教育设施,解决城市建设发展与学校建设不配套、不同步问题。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保障学位供给。基于我区未来三年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建议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小学布局调整,推进校园扩建,应对入学高峰,缓解当下之急:一是尽快启动建设大位小学扩建项目和柏山小学二期项目,可分流荷花池小学、百鸟亭小学生源,以此缓解江北中心片区和江南片区学位紧张和大班额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柏树小学教辅楼二期征地拆迁净地交付,确保二期项目用地。三是加快现代实验学校扩建项目进度,尽早投入使用。四是谋划新建学校项目纳入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提供制度保障。建议在屯光镇原红旗厂已规划地块,启动新建屯光小学项目;建议在现代服务产业园范围内配套谋划新建一所学校,校址拟建在茅山水库东北上庄路以南片区。
三是优化集团办学,促进优质均衡。进一步优化教育集团运行体制,及时总结教育集团建立一年来的经验,针对“同时挂了牌、发展不平衡,起步有闯劲,路径待创新”问题,加大校长培育工程和优秀老师团队构建,完善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并全面进行效能考核评估,进一步减少集团内教育资源差别,强化镇校质量,发展镇村生源,让“优质教育就在家门口”,用足用好尤溪小学、奕棋镇中心小学和黎阳镇中心小学教育资源,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夯实基础。
四是多渠道筹集,保障财政投入。一是结合旧城改造、新建小区建设,合理规划布点,推动配套小学建设无偿移交属地政府。二是建议市财政加大对我区教育项目以奖代补力度。三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债等资金投入,尽快保障布局调整项目建设如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