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于9月28日对我区农村物流和农产品电商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市邮政公司快递进村配送中心、黎阳镇新江村和奕棋镇林塘村物流和电商发展情况,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物流快递进村和农产品电商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农产品电商发展,充分利用将“农村电商提质增效项目”列入民生工程的契机,发挥“实体经济+互联网”叠加效应,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着力推进“物流快递进村”全覆盖,全力打造全市物流快递村村通先行区。
一是政策扶持,奖补投入。2017年我区印发了《关于印发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并配套出台了《屯溪区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扶持政策》,另区交运局、区商务局、市邮政公司共同签订《农产品电商物流快递配送项目合同书》,明确各自职责、奖补、考核等细则。全区累计投入奖补资金600多万元,基本建立起电子商务进农村体系。
二是业务培训,农企对接。加强对全区29个农产品电商网点服务意识的管理,并为我区村“两委”、大学生村官、企业开展电商直播培训270人次。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村电商企业以企业务工、参与种植代销等方面,带动农民增收。
三是创新发展,资源共享。农村电商模式的发展,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和创新载体,在促进农产品销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农产品通过“德鸿网络”、“喵呜”等一些新的直播中心、直播机构等不断入驻我区,企业资源共享,不断发展“网上直播”新营销模式。
四是物流进村,促进消费。各快递企业严格落实标准化建设相关要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在网点选址、建设和服务设施等各方面严把质量关,为全区物流快递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截至9月底,累计代投递41800件。预计在10月底,可实现全区自然村网点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区建立的农村物流、农产品电商体系虽极大地便利农村消费者,但仍面临着农村电商基础差、物流体系不完善、物流专业人才缺失、从业人员理念落后,农业产业本身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推进缓慢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村电商缺乏人才。我区乡村网点经营者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实现网上操作比较困难,缺乏管理运营乡村站点、电商中心方面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未能带动农产品电商蓬勃发展。
二是乡村物流配送成本较高。邮快合作不够顺畅,未实现共同配送,快递单价较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同款产品没有价格竞争优势。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三是产业短腿限制发展。我区农业生产空间限制较大,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农产品生产规模、品种等都严重不足,电商的源头产品基本都不在我区,难以形成壮大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几点建议
随着互联网科技在我国农村地区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农村居民的购物和农产品销售方式也逐渐转至“线上”,但我区农村的物流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均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在线购物、销售的需求。农村电商物流的配送模式仍有很大空间,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着力推进建设农村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倡导物流专业人才返乡创业,提高农村电商物流行业水平,提升农民的在线交易意识,逐步优化农村电商物流的运作模式,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及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电商物流的稳健发展。
一是加大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溯源、农产品供应链等电商综合性服务,加大对村“两委”、大学生村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电商专题培训,统筹资金、物流、产品、培训、服务、品牌等资源,构建电商生态系统,推进我区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快农村电商健康发展。加快整合快递物流资源,构建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对“两中心一站点”的运营统筹和监管,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帮助开展农产品上行服务。
三是加大培育电商经营主体。注重农村电商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促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从政策上加大对农村电商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扶持企业做大做强。